好山好水也好慢
台灣藝術家林舜龍率領下
讓藝術本身與當地情誼更加緊密
在蜿蜒的山林中放慢腳步 細細品味
讓大家重新看見客家地方
為眼前這片客家小鎮的自然和風土文化寫下新的故事
#三坑生態公園 早在日據時代曾是繁忙的渡船頭
後因河道的淤塞而宣告水運的沒落
再加上砂石場盜採砂石後任意回填廢棄物
嚴重破壞當地的自然原貌
在地方與各界人士努力與爭取下
引入石門大圳的水源
打造成為豐富的水岸生態
也成為龍潭山明水秀的代表之一
因鄰近水庫大壩大漢溪畔
湖光山景層層綿延
連接池畔的大片斜坡綠地
營造出一片恬適、悠閒的氣氛
到了秋天則有台灣欒樹換裝登場
點點嫩紅 為充滿綠意的樹梢增添美麗的色彩
沿著石階登上河堤可遠眺石門大壩與大漢溪的沿岸風光
盛夏時可欣賞一望無際的綠油油稻田
秋冬稻作收割播種下的波斯菊種子充當綠肥
就成就了大片的波斯菊花海
演繹出賞心悅目的花海嬌點
在這個充滿稻香的純樸小鎮
用稻香書寫浪漫情懷
感受浪漫台三線的地景藝術之美
林舜龍攜手在地藝術家王昱翔共同創作,整體外觀以稻草鋪設包覆,有如蟲蛹般的懸掛於湖畔樹梢上,有飄浮感;內部則以環形鋼條及麻繩固定增加強韌度,看似柔軟的外在卻富含堅硬之心,也呼應著曾在此片土地上努力打拼的客庄聚落人民。如此有機的作品也特地開孔洞,讓參觀者得以進入創作之中,感覺就像進入一個鳥巢一樣,可以暫時躲避外界的干擾,一邊感受稻香美景外,也享受片刻的永恆與靜謐。
#年輪下,細說樟之細路
作品以樟木與鋼板構成,一株宛如歷經滄桑的大樹裝置,如歷史巨人巍然矗立在湖畔旁。踩著柔軟的樟木屑走進樹幹身軀之中,抬頭仰望可看見樟樹的年輪,陽光透過細縫涉入幽暗的空洞之中,土地、天空與時間三者合而為一,浪漫詩意,同時也與周邊自然、山嶺、湖水與溪流呼應的樟之細路微型博物館正式誕生。
翠綠山色倒映在湖心
步上木棧道靜賞這片如詩風景
心也跟著悠然
旅遊這裡找➜ #三坑自然生態公園
價格➜ 免費
推薦指數➜ 3.5/5
◎Facebook➜ https://reurl.cc/Nr8xbx
◎Instagram➜ https://reurl.cc/YOpyO4